Sunday, June 29, 2008

Randolph、Trot Nixon and 2008 Draft (2)

2008 年的選秀已經結束好一段時間了,由於最近空閒的時間比較多,剛好可以拿來把之前想寫的文章一次補齊;今年 MLB 官方網站還是有提供 Enhanced Scouting Report 的部份可供查詢,所以底下的 scouting report 我就大致上翻譯一下,畢竟這些人在選進來之前我也幾乎沒半個認識,如果您有更多的資訊歡迎一次補齊。

對了,在此要特別感謝 THT 的 Alex Eisenberg 允許我從 Breaking down the draft: Picks 18-26 這篇文章裡擷取我想要的影片片段,有了影片的輔助我想對該名新秀的認識應該會更加深入一些。

另外,由於 type A 的自由球員 Tom Glavine 今年選擇和同區的 Braves 簽約,因此我們可以從 Braves 那裡拿到一個第一輪選秀權和獲得一個補償選秀權 (介於正規的一二輪選秀之間),在這樣的狀況下,Mets 今年可以在 Round 2 開始之前選進多達三位潛力股,這是自從 2005 年之後不曾見到的,那年我們選進了 Mike Pelfrey,此後球隊便不曾擁有過 Round 1 的權利,直到今年,這也是為什麼多數的 Mets 球迷特別期待今年的原因。

Round 1:Isaac Davis,1B,L/L,六呎四吋 215 磅。
打擊:
Isaac Davis 的球探報告有些兩極化,有些人認為他會是單季 30 轟的打者,也有人如 Alex Eisenberg 所言 Isaac Davis 必須改善自己的打擊機制,否則連單季 20 轟或許都會是個問題。

如影片中所示,Alex 認為 Davis 的擊球點過於前面,這將會使自己的 power 減弱不少,然而,聯盟中少數在這種狀況下仍能維持住 power 的就是 Miguel Cabrera,不過大多數的打者可沒有這種能耐。

大致上來說 Davis 的打擊天份是無庸置疑的,不過未來他的成就能到哪裡得視他是否能改進上述的缺點而定,至少,從他的揮棒機制來看應該會是個平飛型態的打者,這代表著高打擊率和高二壘安打率。

跑壘:
低於平均的速度。

守備:
由於速度的關係,未來他只能朝向內外野 corner 的部份發展,然而,以他的臂力和優異的判斷力而言守好這些位置是足夠的。

其它:
前 MLB 投手 Ron Davis 的兒子,有著優異的運動細胞,另外並無任何傷痛紀錄,這對年輕選手來說是很重要的一環。

Round 1:David Havens,SS,L/R,六呎一吋 195 磅。
打擊:
在打擊方面,Alex 給 Havens 很高的評價,以他的攻擊力而言,在二遊方面的守備位置是非常足夠的,尤其是 Jose Reyes 很有可能佔住 SS 大半時間的情況下,未來 Havens 很有可能會從 ML 的二壘手來出發。

和 Reyes 有著相似的揮棒優點,出棒速度快,重心轉移優異,擊球點位置恰當,同樣擁有單季 10 到 15 發全壘打的實力,更難得的是,他擁有 Reyes 沒有的選球耐心,因此,Havens 的選球是無須擔心的。

跑壘:
以二遊守備員而言,Havens 有著不怎出色的速度,不過跑壘中規中矩。

守備:
優異的傳球臂力,接球紮實,不過受限於不怎優異的腳程,防守 range 不怎理想,甚至有人提議可以讓他去守三壘。

其它:
大致上來說,Havens 知道怎麼打球,怎麼用頭腦打球,Alex 認為他在 Minor 不會呆太久的時間,就某方面來說,由於是游擊手的關係,Havens 在某些球探報告裡的評價甚至優於 Isaac Davis。

補償選秀:Brad Holt,RHP,R/R,六呎四吋 體重不詳。

資料還太過零散,我想我會在下一篇補充上。

Tuesday, June 24, 2008

Randolph、Trot Nixon and 2008 Draft (1)

許久不曾寫新的文章貼上來了,好死不死,期末考前兩個禮拜開始陸續有重大新聞出現,不過都沒有特別去注意,一切還是以考試優先,現在,考試結束,該是檢討一下標題那三個新聞的時候了。

先從最近鬧最大的新聞開始。Willie Randolph fired。

老實說這沒什麼。從去年最後 17 場輸 12 場之後,沒有人會不覺得 Willie Randolph 應該滾蛋,包括 GM Omar 在內,所有的矛頭幾乎都對準這兩個人,然而,Omar 在這場”誰會先滾蛋的比賽"中率先出局,因為他在球季開始前把號稱全地球最強悍的投手給交易過來。最後毫無意外,Willie Randolph 脫穎而出,雖然他自己頗為震驚。

Willie Randolph 到底是不是一個好教練?2005 年球隊陸續弄來兩個超級明星 Carlos Beltran 和神之右手 Pedro,在 Beltran 一整年幾乎打擊便秘的狀況下,Mets 還是有 83 勝 79 負超過 .500 的勝率,這時的 Willie Randolph 是個好教練;2006 年一大票的明星陸續出現在紐約皇后區,Carlos Delgado、Billy Wagner 等人的出現讓 Mets 有一個幾乎接近無敵的賽季,幾乎各項團隊攻守數據都在聯盟前五甚至第一,然而 Duaner Sanchez 的受傷幾乎毀了奪冠大計,在季後賽開打前後,又陸續傷了 Pedro、公爵、Floyd 等人,,Mets 在這樣的情況下硬是打到 NLCS 第七戰才敗戰,已經跌破眾人眼鏡,這時的 Willie Randolph 雖有眾球星加持,但調度中規中矩,仍不失為一個好教練。06 年結束後,Willie 成為聯盟史上第一個在執教生涯前兩年,每一年都比前一年進步至少 12 場勝利的教練,並在 2006 NL Manager of the Year 的投票中拿到第二的位置,此為教練生涯最風光的時刻。2007 年最後 17 場的戰績是 5-12,Jimmy Rollins 嗆聲成功,果真讓 Mets 有個"難忘"的賽季;08 年留下 34 勝 35 負的成績後,Willie Randolph 被球隊告知:你該走路了。

嚴格說起來,06 年陣容完整度夠,而 managers 最好的對策本來就是把沒有病痛的優秀球員全丟到場上,在這方面 Willie 算是很成功的教練,也因此我給他正面的評價;如果你還有印象,07 年一開始 Mets 贏了很多不可思議的比賽,包括第九局兩出局後的代打全壘打、連續安打加連續得分等等,讓人覺得 Willie 果真料事如神,球員怎麼換怎麼對,不過球季最後 17 場比賽則是怎麼換怎麼不對,因此才會有感而發寫了篇文章來充充版面,大致上來說,運氣成分佔了很大的因素;今年本來就不是 Willie 的錯,Mets 是一支正在老化中的球隊,這點也不是沒有人說過。

其中最大的癥結點在於近兩年來牛棚的調度。

在個人認知裡牛棚本來就是有點看天吃飯的位置,身為 Mets 迷一定很清楚,06 年有誰想到牛棚會如此堅不可摧?然而又只有幾個是真的有實力的?牛棚中最好的投手本來就應該用在最關鍵的時刻,然而毫無疑問地,Aaron Heilman 和 Billy Wagner 是聯盟人士公認陣中最有天份的牛,在牛棚的使用上我倒是不覺得 Willie 有什麼失當的地方,Pedro Feliciano 帳面上成績不錯,不過他本來就不是那種 stuff 好到可以經常出賽的投手,其他太菜或是有傷的就不提了,那 Scott Schoeneweis 呢?別鬧了...

我們都知道牛棚中最好的牛不應該死板板地用在第八或最後一局,我想 Willie 做得很不錯,只是當 Heilman 和 Wagner 相繼在高關鍵時刻被對手狙擊時,Willie 開始嘗試用其他的牛來止血,卻發現效果依舊很差,這時受害的就是 Willie 他自己了,因為他看起來總是用錯誤的人上來投球。

不過倒也不能全然怪罪到球員頭上。Willie 今年有幾次公開的發言是不恰當的,例如敏感的種族歧視問題,讓高層更有理由將他開除。

一起走路的還包括那個號稱可以十分鐘解決一個投手問題的 Rick Peterson,個人認為非常可惜,這人雖曾經嘴炮過但調教投手能力仍有其高招的一套,受高度期待的 Oliver Perez 和 John Maine 都在 Mets 發光發熱,06 年牛棚之所以無堅不摧和他多少也有關係,個人猜測他被火掉的原因也許和他是 Willie 的人有些關係。

對了,也許你會覺得這些教練該為低迷不振的"士氣"付點責任,我想我這裡Morikawa 那裡會有你想要的答案,這個問題始終耐人尋味,而這兩篇文章的思考方向幾乎是呈 180 度相反方向延伸出去,很有趣,不過礙於課業繁忙關係沒能過去"參一咖",感覺有點可惜。

回到正題,新任的總教練是 Jerry Manuel。

Jerry Manuel 的執教資歷可豐富了,除了投手教練外任何你想得到的大小聯盟教練職位他都擔任過,包括一開始的球探職位,掌管球隊的能力自然不在話下,1998 ~ 2003 年間為 White Sox 的 manager,2005 年開始成為 Willie 的手下,06 年正式成為 bench coach,直到今日又再度回到他"最喜愛"的 manager 位置。

為什麼要把最喜愛括號起來呢?據傳他被 White Sox 解約後,便一直很努力地想再度成為其它隊的 manager,這回他的夢想實現了,不過似乎有人懷疑 Willie 滾蛋和他是否有些許關係,我在想,也許 Mets 內部早已分派系很久了,這次滾蛋的可能都是 Willie 那派的,畢竟球隊高層在賽季中突然來這麼一下,很難不讓人多做聯想。

考慮傷痛和年紀,Mets 最後拿到 .500 以上一點點的勝率機會應該很高,因為這本來就是 Mets 該有的實力,所以如果接下來戰績起飛,和換教練並不是有直接的關係。

最近時間比較多,下回會找時間談談今年的 draft。

Tuesday, June 3, 2008

Roster update – Pedro BACK!!!

還記得今年的第一場比賽,Pedro Martinez 先發面對 Marlins,第三局一出局後球一投出就拐了一下,我當下心就涼了一半,似乎也預告著今年的 Mets 球員陣容會一直來來去去。

左腿 hamstring 的傷勢從季初的第一場比賽報銷後就一直困擾著 Pedro,後來傷勢好轉後有試著投過幾次球,最近一次在 Single-A 的復健賽丟了六局只用 82 球,六次三振無保送只失兩分,據說直球球速和去年差不多,約在 85 to 90 mile附近,以 Pedro 的投球智慧,雖然體能條件不若以往,不過若能穩定出賽的話”至少”應該會有聯盟三到四號先發的平均水平。

無巧不巧,明天的對手是來是灣區的 Barry Zito,兩位前聯盟 ACE 正面交鋒能激盪出什麼火花,值得期待,歡迎你回來,Pedro Martinez。

原本預料中 Pedro 歸隊後的受害者 Mike Pelfrey 並未被送回 Minor,官方的說法是 Mike Pelfrey 近況不錯,有留在 active roster 的必要,不過我想和今年是 Pelfrey 最後一個 option year 也有一些關係。

送回 Minor 的是中繼的 Carlos Muniz,很不巧的在下只看過他兩次,似乎還不到可以做出評論的地步。

被移出 rotation 的是好用得令人意外的 Claudio Vargas,和之前的費古洛很像,並沒有多出色的 stuff,不過 Mets 並不想放棄掉這個看似撿到寶的投手,把他移到之前 Sosa 擔任的 long relief 的位置,以他的能力而言,並不是個很難的任務才是。

Claudio Vargas 的 ML service 為 4.157,以下給各位參考:

滿三年年資:

球員同意 outright,小聯盟報到。
球員拒絕 outright,直接成為 FA。

滿五年年資:

球員拒絕 outright,則留在 Active roster,或是直接選擇成為自由球員。
球員同意 outright,小聯盟報到。

換句話說,Mets 若選擇 outright,就得冒著失去 Claudio Vargas 的風險,個人認為移到牛棚是個還不錯的決定。

Thursday, May 29, 2008

Just a bit of thought

Mets 戰績持續探底,原本預料中會拿到獎盃的校內盃賽意外中箭落馬,沒有什麼比這個更讓人難過的了。

最近更新的頻率很低,除了校內課樣繁忙外,另一個原因是我接手了壘球隊長的工作,這個職位除了可以讓你盡情享受比賽調度的爽感,還可以讓你更深一層認識棒壘運動,讓自己在寫作之餘還不至於淪為棒球人口中所謂的嘴炮。

這陣子,我一直在思考,思考一些以前我對棒球的想法,那些想法是否正確。

壘球其實就是棒球的簡易版,一些在棒球界混不出名堂或是已屆退休年齡的球員會轉戰來到壘球的領域,扣除一些自以為壘球很簡單而跑去打棒球卻吃鱉的學生球員,其實大部分的人在壘球場上的成績都會比棒球場上來得好。

兩種球類最大的不同在於投打之間的差異,棒球球速快,變化球犀利,壘球球速慢,變化球威力如何仍有待商確;棒球和壘球的擊球點有所不同,有些打擊不甚理想的棒球員在轉戰壘球場後攻擊依舊不振,因為他們無法領悟出兩種球類之間的揮棒機制有所差異;壘球比棒球多一個守備員,那個位置叫做自由手,顧名思義,你可以將他擺在場上任意一個位置,通常是在二游中間後方,或是採取四個外野手的防守陣勢。

我和大多數的人一樣,棒球感覺起來的確比較困難,不過就某些技術層面而言,壘球還是有一些些的難度,也許是台灣把壘球當作是技術性球類在玩,在比賽過程中激烈程度其實和其它球類運動差不了太多,對我個人來說,壘球實在是太大顆,對手掌不是很大的人來說,其實是個不小的挑戰,在扣球不深的情況下,相對地暴傳機會就因此提高,另外,壘球由於不能盜壘的關係,所以上壘後腳得一直待在壘包上,不能離壘,也因此增加你跑壘啟動的困難。

某些厲害的投手在不限高度的比賽中可以把球丟到兩三層樓高再以幾近垂直方式落下,這也增加了擊球的難度。

以上壘球的困難處對我個人而言尚能克服,其實最大的難處在於:由於一般人都過於把壘球小兒科化,也因此在練球之餘,還得忍受旁人異樣眼光看待,在不想被當智障的情況下多少會影響到練球意願。

上面簡單介紹了兩種球類的差異,其它的就不說了,大抵來說整個比賽的進行模式幾乎一模一樣,因此底下我想以專職壘球人、業餘棒球人的身分來看待棒球場上的一切行為,如果正在看此文的您有覺得任何不妥,就建議您別再繼續看下去了,因為接下來的一切言論在您的眼裡可能就會像一個剛上幼稚園卻硬要跟大人談政治的小孩行為一樣,浪費您的寶貴時間。

也許你會問,我們這些非職業球員並無薪資機制,基本上的立場就已經不一樣,討論起來是否會失去意義?不會。切記,職業球員之所以會成為職業球員,是因為他們熱愛棒球,打棒球又能賺錢簡直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再好的聯盟結構,並不會促使一個人因為想賺錢所以跑來打棒球。熱愛比賽的心是相同的。

排棒次的哲學

排棒次對於整季比賽勝負影響之小已經不是秘密,且大多數人都能接受這個還不算新穎的觀念,不過若你親自走一趟台灣的棒球場,你會發現那群從事棒球運動的人口竟有 99.9% 的人還是一致認為最好的打者應該排在第四棒。

大多數人並不像我們在閒暇時間選擇窩在電腦螢幕前當棒球宅男,Win Share 之類的數據是什麼?能吃嗎?

在我的隊上,有些球員就是愛打某些棒次,一旦離開該位置打擊馬上軟掉,某位 A 學長就專打後段棒次,六棒以前完全不行,屢試不爽,另外,某些球員你把他抽離中心打線,他也會失常,這回不是心理壓力問題,是他不爽打擊,換而言之就是故意擺爛。

理論上,排棒次對進攻而言的確沒什麼顯著效果,不過心裡層面的影響卻出乎意料之外地大,試想,假設某天 Mets 故意把 Jose Reyes 排到第八棒,他老兄會不會不悅?成績會好嗎?

教練腦殘?

這篇可以先參考一下。

在看過打擊數據後,你有可能會說,A 學長表現還算可以,棒次還這麼後面,隊長是不是腦殘?

也許你更應該想想某 MLB 西岸球隊的某快腿球員的經紀人要求球隊給予出賽機會的例子。

在 MLB 中,managers 對整季比賽的影響力的確沒有想像中的高,但很多時候 managers 是輸球的代罪羔羊,在找不到輸球原因之下,managers 通常會是第一個被想到的對象,我們都知道教練常常沾球員的光,但在更多時候,球員的腦殘表現會讓教練看起來更為腦殘。

我很少會去批評哪位教練為什麼不讓哪位球員上場,因為有些原因是只有球員跟教練才知道的,外界並不知情。

士氣和團隊效應可以幫助球隊贏球?

贏球可以幫助提升士氣,輸球則會降低士氣,在一般的狀況下,士氣並不能幫助球隊贏球,這樣的名詞是記者自己創造出來的,用以搏取新聞版面,這樣的觀念也已經逐漸被大眾所接受。

不過,對於那些有打球的球員來說,士氣真的不存在嗎?

個人在加入球隊第一年時,本隊是廣被公認為全校系隊士氣最糟的,教練認為,我們的比賽太安靜,太過閉俗,完全沒有一支團隊該有的氣氛,正因如此,我們的比賽常常在第一局打完後就結束了,零比五、零比六或是更高的比數差距讓我們提不起勁,也的確,事後回想,我們確實是一支輸多勝少的球隊。

今年的盃賽,陣容和一兩年前相比甚至更差,某些主力皆已經畢業,不過我們的球賽反而比以前精采,原因無它,我們做了改變:學著怎麼享受球賽。

以往,我們都太在乎勝負了,一局爆完便自行蓋棺定論無法贏球,幾乎確定勝負的比賽也就不再專注,經常是大比分差距被提前結束比賽,今年,在學會如何享受比賽後,我們也可以在一局打完零比九落後的狀況下逐漸逆轉比數,進而求取勝利,我和幾個創隊元老級球員真的覺得今年的比賽氣氛變得不一樣了,大家還是希望贏球,但是整個團隊是開心且愉悅的。

吶喊、鼓譟、感擾對手節奏和奮力撲接,這些都是以前不曾見到的,今年的比賽每場都令人難忘。

MLB 的主場優勢不也是士氣的一種展現?觀眾賣力為主場球隊加油,盡情地幫客隊倒喝采,多少都會影響到場上球員的表現,也許改天你也可以試試站在投手丘上的那種壓力,自然就會明白。

和霸氣一樣,這些看似存在卻又摸不到的現象一直被人們討論著,也都一直沒有正確答案,我想每個人的對那些詞彙的定義都不一樣,硬是要討論出正確答案似乎還蠻無聊的,不過至少我有身體力行,且已經找到答案。

捕手可以影響投手成敗?


我不是很喜歡和隊上某位捕手搭配,我在想,如果現在打的是棒球,我會討厭他更多。

但願他不要看到這篇。

很多時候,尤其是最近三勝七敗的低潮,我都很想針對 Mets 某些球員大書特書一番,不過後來還是會想想自己在比賽時的經過和經驗,最後就會收筆止住,不再發文,我想這可能是我文章立場一直不明確、不夠精采的主因吧?

Tuesday, May 13, 2008

A comment write by Marty Noble

今天在官方網站看到這篇 Mailbag,Marty Noble 只用幾句話就把今年整個 Mets 的團隊狀況給點出來了:

At this point, the Mets are what their record says they are -- inconsistent in almost every facet of the game. Their bullpen and rotation are like Oliver Perez, able but hardly reliable. The offense comes and goes. The defense is more consistent. Moreover, they tend to play better against the quality teams than against the lesser opponents -- a dangerous sign.

有好的評論就該給予鼓勵,雖然 Marty Noble 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已經毀了。

去年的這篇文章實在是太過經典了,讓我難以忘懷。

RBIs per 100 at-bats measures run production as ERA -- earned runs per nineinnings -- measures pitching. It's a quite legitimate means of determining whodoes what. I could have written "Schneider has driven in 153 runs in 1,187at-bats in his last three seasons, and Lo Duca has driven in 160 in 1,402at-bats in the same period" and left the math to the readers.

Thursday, May 1, 2008

Fake or True Mets ?

一個月過去了,今年的比賽實在讓我提不起勁,在打擊頻出狀況的狀態下,竟還能以 14 勝 12 負的戰績排在東區第二,讓人有些不敢置信。

這邊有過去一個月的團隊投打成績,括弧內為國聯排名:

Runs -- 119 (12)
Avg -- .250 (9)
SLG -- .371 (13)
OPS -- .712 (9)
ERA -- 3.66 (4)
BAA -- .243 (5)

你能相信上面那些打擊數據是過去一個月號稱國聯數一數二打擊陣容打出來的成績嗎?你能相信一個月以來 Mets 的全壘打總數竟然和舊金山老人隊一樣以 16 支排在最後嗎?請相信你的眼睛,並承認這個事實,Mets的打線裡面的確有人正在快速退化中。

儘管 hitting coach Howard Johnson 要大家不用去擔心 Carlos Old-gado 的低潮,但數據仍掩蓋不了 Old-gado 已經老化的事實,整個四月份打擊率只有兩成左右,長打率剩下 .323,其他有的沒的數據就不用看了,若不是前幾場面對勇士迴光返照似的打了兩支全壘打,整體攻擊數據還會下修不少。我很肯定 Willie Randolph 今年終於把 Old-gado 棒次往後移的決定,前一陣子終於受不了 Old-gado 的鳥打,再度將 Old-gado 往後移到第六棒,現在看起來似乎還不夠,如果可以我想建議 Randolph 參考國外鄉民的意見直接把他丟到第八棒去打,免得他現在最強的鳥滾絕招傷害到 Mets 的進攻。

球季初曾說過,我仍然相信無傷無痛的 Old-gado 仍可以擊出 30 支的全壘打,現在看起來,似乎連凹個保送上壘都是個奢侈的期待,不過好歹也是闖蕩大聯盟多年的老將,即使是退化中也不會是現在這副鳥樣,未來數據會上修,以他的打擊技巧修到 .450 以上的 SLG 不算是過分期待吧?

團隊攻擊不順和 Beltran 以及 Reyes 的打擊低潮也脫不了關係,前者至今只有兩支全壘打,Avg 低到剩下 .211,後者攻守仍在恍神狀態,不過相信這兩位的棒子會隨著天氣回暖而熱起來;Beltran 今年等了多達 22 次保送,OBP 高到 .366,且 LD% 為很不賴的 26.1%,他需要多一些的 Luck 來將他的攻擊數據往上推;Reyes 同樣擁有低 BABIP 高 LD% 的特性,他也需要多一點運氣。

兩位新朋友的表現很棒,Ryan Church 的表現完全合乎期待,號稱右投限定的他今年面對左投明顯比右投出色,還敲左投了兩支全壘打,然而這已經是過去兩年的總合了;Brian Schneider 的攻擊也是超乎預期,受傷停賽前 Avg 一直都在 .300 以上,OBP 甚至逼近四成。

該強的不強,不該強的反倒異常出色,Fake or True Mets?

每年的球季總會有許多這種例子,隨著時間的消逝,這些現象都會慢慢消失,這也算是職業運動的一大賣點吧?

投手部份就不多說了,除了幾場小爆外其實還算 OK,牛棚仍延續去年球季下半段不穩的狀態,基本上這群牛的資質相較於其他隊來說仍算不錯,給他們一點時間調整,他們會投出你想看到的成績,時間會證明一切,不用太過悲觀。

Monday, April 21, 2008

Do you remember ? Talking on HB6

這是一個對棒球還懵懂無知的年代,也是一個愛好籃球勝過棒球的時期。

HB6,全名為 Hardball 6,帶領我進入MLB 這塊神聖的領域,約莫是 1998 年吧,那年開始我正式成為 Mets Fan,直到今日。

老一輩的球迷一定聽過這個 HB 系列的遊戲,從 DOS 系統到後來的 Windows 介面,每一代都大受好評,在那個電腦技術還不怎發達的年代,這個系列的遊戲可是高檔貨,在 HB6 問世之前,所有的棒球迷都在引頸期盼。如過我沒記錯,同期還有明星職棒系列的遊戲,同樣擁有一海票的支持玩家,在當時這兩款遊戲在棒球迷眼中應該算是搶手貨吧?對不起,年代久遠有些記不清了,有錯還請更正。

好不容易盼到 HB6 問世,結果卻讓人有些失望,有玩家認為,這是一款完成度超低的遊戲,有很多球員沒有照片,很多的數據都不齊全,不過對當時只有十多歲的我來說,這一切都不是問題,一個小孩的要求不多,其實就只是一個玩遊戲的爽度問題罷了。

除了上述問題外,這款遊戲還有一些缺失很明顯;無論你球員的臂力數值多少,每個外野手都有從全壘打牆前直傳本壘的能力,且精準度幾乎達百分之百,另外,這遊戲的變化球選項並沒有後期遊戲來得多,直球並沒有四縫二縫的區別,且曲球軌跡太過怪異,變速球看起來活像顆慢速大曲球,如果記憶無誤,直球能力超過 90 的投手,其球速最大值都是 96 mph。

不過這款遊戲還是有很多突破;有小聯盟球員可供選擇,也可以一季接著一季打下去,創造自己的王朝,且生涯數據會被統計起來,這點是我最喜歡的地方,我可以看看哪個球員從我玩這款遊戲開始拿下多少勝、打出幾支全壘打等等,另外,在遊戲擬真度方面當然比不上現在的棒球遊戲,不過還是有黑人白人和黃種人之分,二游壘手在接近的 Play 也會做出躍起的動作,另外還有很多優點就不贅述了。

以上都不是重點,這款遊戲最大的賣點在棒球數據統計上。

你能想像這款遊戲的統計數據多到什麼地步嗎?除了基本的打擊三圍和投手基本能力的統計外,另外還有上述的生涯統計數據,更誇張的是連單週的統計數據都有做出來,我後來還發現,在那個棒球統計不比今日興盛的年代,該遊戲居然已經做出 Range Factor 這種東西,說明書將他翻譯成範圍因子,這對棒球迷來說,實在算是個不小的購買誘因,衝著數據豐富度這項優點,本人一玩就玩了五季,當然,也開啟了大都會王朝,拿下五連霸。

和後來的 MVP 系列不同,這款遊戲的真實度比較高,不會有單季百轟的球員,也不會有那種 ERA 低到讓對手想哭的狀況發生,也許是我技巧不好吧?我的團隊全壘打數目幾乎每季都在倒數前兩名,團隊 K/9 連五年墊底,最高一年才 5.0 出頭而已。

我幾乎每年在 WS 都遇上 NYY 和 CLE,當年那兩隊的打線幾乎接近無敵狀態,某年甚至還被 NYY 拖進第七場決一死戰,最後三比一驚險勝出,年幼無知的我在電腦前面邊玩邊抖呢!您或許也可以翻翻 97 年左右的 Rockies 打線,你就能了解為什麼每每我遇上他們投手都被羞辱。

那還真是個值得回憶的遙遠年代。

現在的棒球遊戲華麗度都很高了,不過 HB 系列才是我心目中的 MVP 級遊戲,另外我還玩過大宇出的台灣職棒大聯盟,不過那是個慘痛的回憶 XD

啥?你問我為什麼要寫這篇?那天在整理書桌時突然被我翻出這塊塵封以久的老遊戲,光碟都還很新,也還能灌,不過進去比賽現場就卡住了,我要問的是:XP 可以玩 HB6嗎?其實這是我寫這文章的最大目的 XD

封面人物 Ken 已經去事了,真可惜,一代強打就這樣離開人世,不免令人感到惋惜。

Tuesday, April 1, 2008

BIG PELF-The answer for spot no.5 ?

先聲明一下,我不是很喜歡評論那些未經自己眼睛證實過的 prospect,不是不相信各家高手寫出來的 Scouting Report,只是我討厭在字裡行間找尋一個看都沒看過的球員,胡亂幫該名球員下評論只會持續增加我的罪惡感罷了,Mike Pelfrey 大概也可以算在我的拒絕評論名單內,不過拜網路發達之賜,偷過幾個非正規的球賽直撥連結,很幸運地去年得以瞧見幾場 BIG PELF 主投的比賽,再加上 TimChiu 兄剛好提到這個問題,我也有一些想法想提出來,這篇文章大家就加減看一下。

New York Daily News 最近有篇報導,Mets 很有可能會把 Orlando Hernandez 放進 15-day DL,這代表著公爵將會錯過開季的頭兩場比賽,Mike Pelfrey 將非常有可能會在開季的 25- man roster 上,並且獲得兩次的先發機會,也許就目前而言,這算是個不錯的消息;公爵今年的春訓投得慘兮兮,球隊方面曾給他一些建議,包括修正高抬腿的投球動作,減輕身體的負擔,不過效果不彰,還連帶影響到直球速度,據報導,新的 windup 讓公爵球速至少降了近 4 mile,剩下 80 出頭,對此球隊上下當然很不滿意,傷勢還未痊癒,新姿勢又丟得稀巴爛,球隊實在沒必要浪費一個名額給公爵,把 no.5 讓給 Mike Pelfrey 算是很合理又很保險的推測和決定,牛棚中的 Sosa 和前獅隊洋投費古洛也是個選擇,不過球隊似乎沒有這樣子的打算。

Mike Pelfrey 在 06 年七月八號生涯初登板,並在八月二號被送回小聯盟,07 年一開始就從 rotation 出發,不過丟了個五連敗後被送回小聯盟,七月到九月之間一直在大小聯盟來回奔波,整個八月都沒在 MLB 出賽,如果我沒記錯,今年將會是 Mike Pelfrey 最後一個 optional year,且已經自動失去了第四個 optional year 的資格,換句話說,除非有什麼奇奇怪怪的情況發生讓 Mike Pelfrey 一整年都留在 08 年的 active roster 上,明年開始他就已經算是 out of option 的球員了,以球隊長久以來對他的高度期待,我不認為往後會冒險讓他進入 waiver 程序,冒著極高的風險讓他被其他球隊撿走;今年 Mets 有極高可能會給他很多機會來先發,順便測試他是否已經擁有站穩 active roster 的能力和價值,在公爵一直有傷的情況下,這是 BIG PELF 證明自己能力的最佳機會。

大學時代的 Mike Pelfrey 會丟很多球路,據說直球和 power curveball 都丟得很棒,2002 年高中畢業後就加入選秀,並被 Rays 相中,不過最後選擇放棄,就讀大學,繼續屠殺大學打者,2005 年第九順位被選入 Mets,06 年就開始在小聯盟出賽,除了上述兩種球路,還會丟滑球和圈指變速球,我沒有看過很多 Mike Pelfrey 在小聯盟出賽時的影片,所以也不方便做出評論,據說他的 four-seam fastball 極速可達 98 mile,two-seam fastball 威力也很強大,屬於優異的滾地球投手;大都會繼續維持一貫傳統作風,優異的農場好手有很快速的升等機會,Mike Pelfrey 在同年的七月八號就有了大聯盟初登板並拿下勝投。

不過畢竟是大聯盟菜鳥,職業生涯經驗還太嫩了一些,在大聯盟的比賽中鮮少看到 Mike Pelfrey 拿出應有的壓制力,除了 G/F 持續保有應有水準的 1.70 左右外,其餘方面的表現都退步了不止一個等級,變化球的部分尤其糟糕,power curveball 的威力不再,也失去準度,滑球也同樣面臨相同狀況,一般的說法是 BIG PELF 在加入職業球隊行列前在變化球威力上就已經受過質疑,面對實力再高一些的打者就變不出把戲了,以我這兩年對他的觀察也確實是如此,在信不過變化球威力的情況下只好用直球跟打者硬拼,下場當然不是很好,唯一印象深刻的是去年九月一號面對 Braves 六局一安打的那場,直球速度有出來,搭配控球普普的變化球就很夠力了。數字會說話,06 ~ 07 年 BIG PELF 丟了多達 73.7% 的直球。

Mike Pelfrey 這幾年一直在把配球精簡化,也的確,以他高過平均許多的剛猛直球,是不需要過多的球路做搭配,去年幾乎捨棄掉 power curveball 的使用,改採直球、變速球和滑球做搭配,不過效果依舊不理想,滑球一直無法控進想要的位置,也因此在經過一年的測試後,球隊開始建議他學習不要使用滑球的配球模式,成效如何仍有待觀察。今年的 ST 依舊有使用滑球,不過似乎沒有任何進步。

由於今年是最後一個 optional year,球隊和球員兩方已經沒有太多時間尋求正確投球方式的答案,一如之前所言,Mets 並不會輕易放掉這個球員,不過由於公爵待的是 15-day DL,且球隊也預估公爵只會缺席兩次的先發機會,再加上牛棚已經有 Jorge Sosa 在長中繼待命,屆時Mike Pelfrey 應該又會再回到 Minor練控球,隨時待命準備大聯盟的突發狀況,在 rotation 有空缺的情況下,Pelfrey 一定會是首選,本來我的預估是 Jorge Sosa 頂住 no.5,費古洛去長中繼,不過球隊似乎沒有這個打算。

當初太快把 Mike Pelfrey 升上來,現在看起來好像會是個錯誤?

Saturday, March 15, 2008

Player to watch in 2008 (Rotation)

2008 年 Mets 理想中的 rotation:

1. Johan Santana L
2. Pedro Martinez R
3. John Maine R
4. Oliver Perez L
5. Orlando Hernandez R or Mike Pelfrey R

和 07 年相比,相去不大,從前賽揚左投 Tom Glavine 換成了現任賽揚左投 Johan Santana,這其中的助益在前幾篇文章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在此就不再贅述。

Johan Santana 基本上是個不太需要擔心的投手,Mikes Mets 曾在部落格中擔心起 Johan Santana 是否會得到 "first year in New York" 症候群,基本上個人認為機率不高,最近一個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例子就是剛到 NY 的 Carlos Beltran,隔年 Carlos Beltran 馬上恢復正常,很明顯的是適應不良所引起,不過那年他老兄也太過誇張,打了一整年都沒啥起色,要找到如此極端的例子還真有些難度,就算 Johan 真的因此表現打了些折扣,他還是一個超過均值非常多的投手,如果連這個都需要擔心的話,那其他投手要擔心的事不就多到數不完了?

在 Johan Santana 到來之前,Pedro Martinez 是表定的 No.1 先發,即使被賦予這樣子的肯定,似乎也沒有人敢期待 Martinez 能吃下多少局數,原因很簡單,Martinez 能從 Rotator Cuff 手術中康復過來並帶著大小傷痛重回投手丘已經是算是奇蹟,今年要是能吃下超過 160 IP大概就要偷笑了,不過畢竟是神仙級人物,去年歸隊後依舊保有極高的 SO9 ( 10.29 )、極佳的 K / BB ( 4.57 ),如果 Pedro 持續保持健康並維持去年球季末段的成績,那 Mets 今年的確很有可為;最不理想的狀況,Pedro Martinez 有一場沒一場的撐完整季,然後 Mets 在 NLEast 三強實力差距有限情況下在季後賽資格邊緣拼死拼活,帶著疲憊的狀態晉級季後賽 ( 也可能再次被拒絕於季後賽大門外 );假使 Pedro Martinez 健康無慮,那晉級季後賽機會會大大增加,再加上 Johan Santana 等人組成的 rotation,持續在季後賽輕鬆晉級不是不可能。

出道第三年,John Maine 終於在去年投出個人大聯盟生涯第一個完整球季,15 - 10,ERA 為不錯的 3.91,是 Mets 去年得以領先分區戰績大半球季的關鍵球員之一,也投出超乎大家預期的水準,一般來說,John Maine 大概是被定位在 mid-rotation 的位置上,不過去年的成績有那麼一點 ACE 的味道,將近 200 局的投球投出 180 次三振,BB9 為 3.53,仍有繼續進步的空間,HR9 則是 1.08,連續四年進步;Maine 並沒有特別出色的球種,多以直球搭配滑球使用,使用率近所有配球的 90%,變速球品質還算可以,不過並不出色,換句話說,單單用三種不怎犀利的球路想在 MLB 打出名號並非易事,尤其是先發投手,Maine 並沒有失投的本錢,想持續向上提升至更高的層次只有多練控球一途。附帶一提,去年他在明星賽前 ERA 低到只有 2.71,之後卻暴增到 5.53,無傷無痛,合理的懷疑是體力不堪負荷,必要時他必須展現出自己也有投到第七局的能耐才行。

去年是 Oliver Perez 值得慶祝的一年,15 勝 10 敗,ERA 只有 3.56,不過看似找回生涯第二春的 Ollie 還是有不少麻煩在身,去年的 K9 高達 8.85,BB9 卻也達 4.02之譜,常常把自己投垮,他也許得感謝自己出色的投球天份和球路品質,讓自己不至於在找不到好球帶時被炸得很誇張;和 John Maine 一樣,Ollie 用直球和滑球做主要搭配,不過品質比起前者要好上太多,也是奪三振的主要球路,另外也會投曲球和變速球,不過不常使用,比例不到 10%,他和 John Maine 都有進步空間,也逐漸要準備步入生涯巔峰,沒有意外的話,加上 Johan,今年大都會的先發輪值可能會出現三個超過 15 勝的先發投手。

第五號先發會比較傷腦筋。球隊本來的計畫是將公爵調去當中繼,把 Mike Pelfrey 拉上來頂第五號輪值,不過一切都還是未知數,公爵歸隊日期尚不確定,且根據隊內打者指出,公爵現在的投球根本就還沒恢復狀況,老新秀 Mike Pelfrey 春訓表現要死不活,看起來和去年似乎半斤八兩,離開幕戰剩兩週,這兩人得加快腳步調整才是。

這個 rotation 裡面有四個 ACE 級的 SP,有趣的是,只有一個是貨真價實的 ACE,另一個是前大聯盟最佳 ACE,還有一個曾經是 ACE,最後又捲土重來準備創造第二春,最後一個是還找不到投球感覺的未來 ACE,這算是 08 年球迷另類的觀戰焦點吧?

提供一個有用的資訊:FanGraphs.com 最近提供一個很棒的功能,讓大家可以輕鬆查閱投手的配球比例和平均球速,不過只有 2005 - 2007年的資訊,是唯一美中不足之處。最近對FanGraphs.com 的好感度大增 :)

Sunday, March 2, 2008

Player to watch in 2008 (Batter in lineup)

2008 年 Mets 的預測打線如下:

1. Jose Reyes SS
2. Luis Castillo 2B
3. Carlos Beltran CF
4. David Wright 3B
5. Moises Alou LF
6. Carlos Delgado 1B
7. Ryan Church RF
8. Brian Schneider or Ramon Castro C

先發打線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動,只是 RF 從 Shawn Green 換成了 Ryan Church,先發捕手由 Paul Lo Duca 改成了 Brian Schneider or Ramon Castro 其中一人而已;原先的先發打線一年共替自家投手打下 804 分 (NL 3rd),七八兩棒換人後,2008 年 PECOTA Projected 給我們的預測是可以打下 809 分,算是不意外的結果,最直觀的想法,Schneider 貢獻的產能鐵定會比 Lo Duca 來得遜色,不過和已經退化中的 Lo Duca 相比並不會差得太多,且 Ramon Castro 這位攻擊型捕手今年幾乎確定會徵得更多的上場時間,也因此 08 年 Mets 在捕手這個位置和 07 年相比火力並不會差到哪去;Church 的火力一直被低估,基本上他會是比已屆退休之時的 Shawn Green 來得優秀的OF。

我想我今年不會像過去兩年一樣弄個季前 Preview 來給大家看,一來是那些被 Wang 拉進來看 MLB 的球迷在看球水準上已經進步許多,繼續用以前的方式來寫似乎不太恰當,盡寫些大家都知道的東西感覺有點像在關公面前耍大刀,二來小弟在下我再過一年多就要出社會了,我想我必須多花點時間在那上面,免得從學校畢業後還龜在電腦前面敲鍵盤,那就不太妥當了,以前的寫法既費時又費心,因此今年改介紹幾個新球季你不可忽視的球員和問題。

Jose Reyes 基本上不用太擔心他的打擊,以往最讓人擔心的 BB/K 每年都在穩定進步,去年已經來到十分優秀的 99%,值得一提的是,Reyes 07 年九月很反常的打了多達 44% 的飛球,其中高達 22% 是內野高射炮,也間接導致整個九月份成績下滑,一旦 Reyes 修回原本應有的實力,那他 08 年呈現出來的成績就很有可能會界在 06 和 07 年之間,依舊是一張相當亮麗的成績單。

Luis Castillo 多年來的成績就是一個穩字,只有 BB/K 是少數幾個變動比較大的項目,對 Mets 而言是個很不錯的消息,從出道後數字年年以驚人的速度攀升,去年為 1.18,而聯盟平均值約在 0.5 附近,不過 Castillo 有膝傷疑慮,對一個 contact hitter 而言這樣的傷勢影響可不小。

Carlos Beltran 和 David Wright 是整個打線中最具價值的兩棒,Wright 07 年的 RC 為 136 分,MLB 第四,NL 第一、Beltran 則為 104 分,NL 中外野手之最;除了 Beltran,David Wright 這一兩年在守備上的大幅進步確實有目共睹,這兩人也都是金手套級的守備,攻守都令人放心,個人認為 David Wright 的打擊差不多就是這樣了,往後幾年應該會很穩定的將全壘打數目掛在 30 發左右,另外,似乎很少人注意到 David Wright 是個高效率的盜壘者,質與量都很優秀。

Moises Alou 08 年得多出賽一些才行。Alou 算是選球魔人,連續 10 年 BB/K 都超過聯盟均值很多,通常擁有這類超高選球技巧的 power hitter 其退化速度會比一般的大炮型選手來得慢,最明顯的對照組就是同隊的 Carlos Delgado,他們不會去揮太多的壞球,也因此能在揮棒速度消退之際還能保有一定的攻擊火力,Alou 近幾年最大的缺點就是無法穩定出賽,要知道即使像 David Wright 這種如日中天的攻擊好手其生涯 RC/27 值不過 7.77,Alou 07 年則為差不多的 7.50,你可以想像如果 Alou 一年多打個幾場會替球隊多打出多少可觀的分數。

Carlos Delgado,一個飽受傷勢和年紀影響的強棒。Delgado 去年一整年都在傷痛中度過,OBP 已經滑落至聯盟水平的 .333,SLG 則來到聯盟平均附近的 .448,RC / 27 也在平均值的 5 分多一點而已,BB/K 則已經在平均以下,即使如此,他還是保有一些些的全壘打實力,整年度仍有 24 發全壘打,87 分打點,著筆至此,去年影響他一整年的臀部傷勢又在隱隱作痛,將會缺席一兩場春訓比賽,基本上若 2008 年 Delgado 能無傷無痛的度過,一般預料他仍可以繳出 30 HR 和 100 RBI 左右的成績。目前從他的生涯走勢來看仍無法斷定 Delgado 是否正在退化中。

鎮守右外野的 Ryan Church 這個球季的表現好壞與否會受到很大的檢視,Omar 最好祈禱他不要出包,否則若 Lasting Millidge 在華盛頓大放異彩,Omar 大概會成為千古罪人。Church 在面對 LA 的熱身賽中和一壘手 Marlon Anderson 相撞,將會缺陣至少兩個禮拜。

Ryan Church 差不多就是聯盟平均水準的外野手,未來可能會再更好些,不過不會高出平均太多,用 Ryan Church 代替 Shawn Green 已經有所升級,去年整年度的 RC 為 77 分,比 Shawn Green 的 63 分還要優秀許多,屬於打平飛球的好手,去年整年度的 LD% 為 22.4,國聯第八。 Ryan Church 有個致命的缺點,His power drains against lefties,在面對左投時,Church 可能就會被放在板凳上待命。

Brian Schneider 基本上沒什麼好說的,他最大的價值在守備,小有長打實力,不過多半時間都是靜悄悄的,Schneider 很有可能會是近代 Mets 守備最好的捕手,不過打擊火力實在薄弱,將會和 Ramon Castro 平分掉大多數的上場時間。

下一篇將會介紹 rotation。